草原鼠害智能监测解决方案

目标

针对草原鼠害种类及地域特点,以物联网、模式识别、大数据为底层技术架构,结合无人机应用着力打造省域规模的智能草原鼠害监测体系:

1、高原鼢鼠及布氏田鼠监测系统;

2、高原鼠兔监测系统;

3、害鼠智能识别分类监测系统;

项目方案

鼢鼠土丘解决方案

采用定点长期连续拍摄+无人机抽样拍摄鼢鼠土丘方式获取样地影像数据,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自动提取鼢鼠土丘影像、计数、计算面积、危害等级等参数。

1、数据采集:

1)监测样地固定采集

将摄像机固定于监测点样方,固定高度、固定角度,每日定时拍摄监测区域图像,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

2)监测样地无人机抽样采集

A、图像采集装备:利用现有无人机及其配套的摄像装置,按照既定参数采集数据;

B、无人机飞行高度及角度:为了提高图像清晰度,以便精确测量,尽量降低无人机飞行高度,摄像头垂直地面拍摄,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每个样方取样面积 0.5 hm2、1 hm2

图1无人机飞行示意图.png   图2无人机拍摄草原例图 JPG 图像格式.png

      图 1   无人机飞行示意图                   图 2    无人机拍摄草原例图 JPG 图像格式

2、鼢鼠土丘图像数据分析系统

3、系统基础指标数据分析校正

二、蝗虫智能监测解决方案

发生现状

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大,超过3亿亩次。

我国有经济为害性的蝗虫约60余种,如飞蝗、亚洲小车蝗、意大利蝗、稻蝗、蔗蝗、皱膝蝗等。

最为重要的是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蝗虫,包括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亚洲小车蝗、意大利蝗。

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大,超过10亿亩次。

现有的监测方法

人工挖卵,主要是根据蝗虫的分布、生长发育、产卵特性提出的方法。

存在的问题

使用大量的劳力、有些边远地方难以监测、监测标准不一致。

项目方案

1、智能终端:蝗虫发生情况自动监测系统

诱捕陷阱:采用特异性光源及特异性引诱剂双重引诱作用,防尘防水,适应野外环境需要。

电子控制装置:自动计数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上传

2、诱集物采样

对诱集物进行采样检验,发现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蝗虫腿部、头部、翅部等器官部位,足以证明其特异性针对蝗虫的诱集效果。

3、适用范围

其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现有蝗虫种类及其主要为害种类进行方向性研发,针对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意大利蝗、稻蝗等等都具有显著诱集效果,适用于我国主要蝗区的监测。

通过多次实验,以不同地区及其诱集物进行比较,发现本产品对于多种直翅目蝗科动物均起到不同程度的特异性诱集作用。

4、图像采集处理

数据采集功能

系统可一键定位监测点地理位置及其数据详情,数据表现形式多样化。

数据分析预警功能

系统有多种图表可供调取,每张图表均有其对应的报警参考值做对比,并有多组不同类型的数据表现形式,以便准确判断虫害发生情况。

地图虫害密度显示

通过地图覆盖监测点的圆形区域显示虫害发生范围,通过其颜色变化显示虫害发生情况。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